
在数字经济时代,数据已成为继土地、劳动力、资本、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。据国家信息中心测算,2025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将突破1749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26.3%。然而,企业数据流通仍面临“三座大山”:
典型痛点案例:
企业数据供需平台(Enterprise Data Supply & Demand Platform, EDSDP)的诞生,正是为了破解这一困局。它通过“技术+规则+生态”的三维重构,打造安全、高效、可持续的数据流通体系,让数据从“成本中心”转变为“价值引擎”。
企业数据供需平台的核心价值,在于构建数据要素流通的“三级火箭”模型:
企业数据供需平台需解决两大技术矛盾:
某省级制造业集群拥有2000+家企业,但数据流通率不足5%。建设目标是:
企业数据供需平台不仅是技术工具,更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战略基础设施。它通过“技术+规则+生态”的三维驱动,破解数据流通难题,释放数据要素价值。对于企业而言,拥抱数据供需平台,就是拥抱数字化转型的未来——在这里,数据不再是沉没成本,而是可变现的资产;交易不再是零和博弈,而是多方共赢的生态;创新不再是孤军奋战,而是协同共生的网络。
给企业的行动建议:
数据要素流通的浪潮已至,唯有主动变革者,方能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赢得先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