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2025年,产业互联网正以不可阻挡的态势重塑全球产业格局。从制造业的智能工厂到零售业的全渠道融合,从物流业的实时追踪到能源行业的动态调度,智能化技术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。作为全链业务协同数字化服务领域的领军者,数商云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与行业洞察,成为企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伙伴。近日,数商云CEO岳峥辉在接受专访时,系统剖析了产业互联网智能化转型的底层逻辑、技术路径与实践范式,为行业提供了极具前瞻性的战略指南。
岳峥辉指出,传统产业互联网模式长期面临“三低一高”的困境:信息透明度低、供应链协同效率低、客户体验个性化程度低,以及数据孤岛导致的决策成本高。以某大型制造企业为例,其供应链涉及3000余家供应商,但传统模式下信息传递滞后,导致库存积压率高达25%,采购周期长达45天。这种线性供应链模式已无法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,亟需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范式革命。
智能化转型的本质是通过数据要素的流通与价值挖掘,构建动态响应的产业生态网络。岳峥辉强调:“数据是产业互联网的‘血液’,而AI是驱动血液循环的‘心脏’。”以数商云为某家电企业搭建的供应商协同平台为例,通过整合供应商信息、采购订单、库存数据等核心节点,实现全链条实时可视化。系统上线后,该企业采购周期缩短至15天,库存周转率提升40%,资金占用率降低35%。更关键的是,平台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历史交易数据、市场波动数据进行分析,自动生成动态安全库存模型,使缺货风险下降60%。
数商云自主研发的B2B开发平台基于Spring Cloud微服务框架,通过容器化部署与Kubernetes编排管理,将商品管理、订单处理、物流跟踪等核心模块解耦为独立服务单元。这种架构具备三大优势:
数商云内置的AI中台集成机器学习、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,覆盖三大核心场景:
在供应链金融、电子合同等场景中,数商云通过分布式账本技术实现数据不可篡改。例如:
传统制造业的排产依赖经验判断,设备利用率普遍低于70%。数商云为某工程机械企业开发的数字孪生排产系统,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,结合历史生产数据构建虚拟生产线模型。系统可模拟不同订单组合下的设备负载、能耗水平,自动生成最优排产方案。实施后,该企业设备利用率从65%提升至82%,年节约生产成本超2000万元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数商云正在探索“预测性维护”场景。某钢铁企业通过在轧机等关键设备上部署振动传感器,系统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设备运行数据,提前72小时预警轴承磨损等故障,使非计划停机时间减少45%,库存准确率提升至98%。
跨境B2B面临供需匹配效率低、合规成本高、资金流转慢三大难题。数商云的解决方案包括:
农业B2B的痛点在于信息不对称与质量追溯难。数商云为某农业合作社搭建的溯源系统,通过物联网设备采集种植环境数据(土壤湿度、光照强度)、农残检测数据,并记录加工、运输环节的温度、湿度变化。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产品“数字身份证”,该合作社产品溢价能力提升25%,复购率从30%提升至55%。在跨境农业领域,多语言、多币种支持成为关键。某东南亚跨境电商平台通过数商云系统实现10种货币实时汇率转换,集成SWIFT与本地支付网关,使汇率损失减少92%,海外订单占比提升至40%。
数商云通过开放API接口与标准化数据交换协议,已连接支付宝、微信支付、顺丰物流等超500家生态伙伴。企业可通过统一接口快速对接所需服务。例如:
在生态共建中,数商云采用“分层安全策略”:
岳峥辉透露,数商云正与飞速创软等伙伴合作,开发行业专属大模型。例如:
数商云计划将数字孪生技术从生产排产扩展至全价值链。某新能源企业正在构建虚拟供应链模型,通过模拟不同场景下的资源调配,将能源利用率提升15%,碳排放减少20%。
岳峥辉预测,2025年超60%的B2B平台将嵌入碳足迹追踪功能。数商云已为某化工企业开发碳足迹计算模块,通过实时监测生产环节的能耗与排放数据,帮助企业优化工艺流程,降低碳排放强度。
在访谈的最后,岳峥辉总结道:“产业互联网的智能化转型,不是要取代传统模式,而是要通过技术赋能,实现更高效、更智能、更可持续的商业生态。”数商云的实践表明,智能化转型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技术先进性,更在于能否深入行业场景,解决企业实际痛点。随着AI大模型、数字孪生、区块链等技术的持续突破,产业互联网的智能化转型将进入深水区,而数商云将继续以“技术引领+生态共赢”为战略,助力企业在数字化时代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成功。